摘要:中国因疫情实行隔离后,民众的健康意识急涨,一些消费者可能优先考虑购买高档健身器材,而非传统奢侈品。 春节后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众多国际品牌明显安静了许多,
中国因疫情实行隔离后,民众的健康意识急涨,一些消费者可能优先考虑购买高档健身器材,而非传统奢侈品。

春节后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众多国际品牌明显安静了许多,多数品牌只是发布公司向红十字会捐款的消息,表示全力支持中国抗击病毒的斗争。而lululemon和Nike等全球运动服装品牌却截然不同,它们迅速而积极地应对隔离局面,推销其品牌。
过去两个月,中国奢侈品顾问公司、贝恩公司、冯氏商业情报中心等机构发布的针对中国市场的大量报告和分析都预测,病毒爆发后奢侈品行业的前景尤为黯淡,而健身和健康相关的产品和类别则相对前途光明。
毕竟,对中国4亿中产阶级消费者来说,花850元人民币(120美元)买一条新的Lululemon紧身裤比花数万元买奢侈品手袋轻松得多。
疫情促进了电子商务和流媒体的发展,也扇起了中国人健身的烈烈火焰,早在疫情爆发之前这种势头已经形成。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2018年的报告,去年中国的运动服市场价值约为406亿美元,到今年年底,运动服消费支出有望超过奢侈品。
根据该公司的数据,2017年至2018年间,约70%的中国消费者在运动鞋上的支出增加了5%以上,约60%的人在运动服装上也是如此。
现年31岁的高凯莉是汽车自动化领域的项目工程师,她在18个月前开始热衷健身和健康饮食的,现在她常常向同事和朋友推荐F45,这是上海一家精品健身中心,她几乎每天都去那里健身。
“健身之前我曾经病了一个月,感到世界一片灰暗。我想要改变一下人生。这并不容易,但随后我乐在其中了,每天一下班就赶去健身房,”高凯莉说。
她也成了运动服装的狂热消费者,尤其是在健身的第一年,体重不断减少意味着她得时不时买入更小尺码的运动服。
“有些品牌是我很喜欢的,但基本上我只在淘宝搜索寻找自己喜欢的款式。在我眼里,设计比品牌更重要,”她补充说道。健身时高凯莉偏爱穿色彩鲜艳、颜色搭配的胸罩式上衣和紧身裤,鲜艳的颜色令她“在健身房中感觉更快乐”。
她认为消费者多数不会注重品牌,或者偏爱国际品牌甚于国内品牌。近年来,国内品牌正在崛起,并非只有李字和安踏这样的大型运动品牌在独扛大旗。
Maia Active(玛娅)是总部位于上海的本土中国运动服品牌,专注于设计衬合亚洲消费者体形的衣服,开展专门针对中国女性的产品营销活动。对于Maia Active过去三年的增长,该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王佳音用“爆炸式”一词来形容。
该公司发起了名为“14天挑战”的线上活动,粉丝们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发送健身照片,互相交流。“我们的顾客变得更看重健康和强健的身体了,”王佳音说。
其它中国公司也以不同的方式,从民众对健康产品日渐增长的需求中发掘利润。比如中国最大的内衣供应商之一都市丽人,在上月的年终业绩报告中就透露,将于2020年末上市其个人卫生用品。
该公司2019年的收入同比下降20%,宣布将转向生产口罩和抗菌内衣产品,包括胸罩、内衣、背心和睡衣,这个举措一出来就刺激股价飙升20%。
运动服装领域以外的品牌若对中国日益注重健康的消费群体感兴趣,都市丽人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奢侈品牌拥有额外的优势,它们能以比传统成衣或者皮革产品低得多的价位添加这些产品类别,进一步吸引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群。
香水和太阳眼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吸引消费者进入奢侈品世界的入门产品,2020年可能将是品牌口罩加入这个行列的一年。
责任编辑:UCOO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游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792615979@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